虚阁网 > 时尚阅读 > 我是湖南人 >
湖南是培育各种人才的摇篮(1)


   通过前面的叙述,我们已经看到,湖南人在和平年代的生活,是耕田与读书。湖南人热爱桑梓,湖南人又喜欢读书。这是一个奇怪的矛盾。他们一方面耕耘着桑梓的土地,一方面关心着桑梓以外的世界。因此,他们身在家乡而总是关注着书本传播的信息,吃着家乡的饭而疏忽了对家乡的建设。一旦有机会,他们就会离乡背井,去追寻书中展示的那片更加广阔的天地。

   到了当代的太平盛世,湖南的耕读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,出现了向商读文化、工读文化的延伸。许多湖南人一边经商一边读书,很想获得一个儒商的雅号。还有更多的湖南人一边打工一边读书,笔者姑且生造一个名词,称之为“儒工”。

   现在的“读书”,更多是新闻消费、信息消费和文化消遣。和真正读书的人相比,看报、看杂志、看电视的人猛增。不过耕读文化的本质没有改变。湖南人照样是做着手头上的事情,心里却牵挂着世界上发生的那些与自己似乎丝毫扯不上边的事情,比如沙龙正在动第几次手术,南非有人在温泉里放入小鱼给人护肤,美国人为猪举办运动会等等。当湖南人聚在一起的时候,彼此永远别想告诉对方什么新闻,因为一旦你想报出一条新闻,百分之百是对方已经知道了的旧闻。但是,他们仍然会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各抒己见,通常会因见解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。由此可见,湖南人的心思,终究还是没有放在本土,他们好高骛远,一有机会,他们还是会跑出去闯世界,寻求机遇,实现自己的抱负。

   湖南人是非常乐意把子女送到国外去留学的。只要子女提出出国深造的要求,父母和亲戚就是砸锅卖铁,也要凑足资金把他们送出去。长沙没有一家外国领事馆,办出国签证格外麻烦,要跑到北边的武汉或北京,或者是南边的广州。可是,湖南人不厌其烦,不惜耗费精力和时间。于是,长沙的出国留学中介机构生意繁忙。

   湖南人前辈中的人才,都不是贪恋故土的人。俗话说:人挪活,树挪死。如果家乡暂时不能为你提供成材的条件,那么死守在家乡就是难有出息的,随着岁月的流逝,成材的希望便会在不知不觉中丧失。俗话又说:大丈夫志在四方。这本书中提到的许多湖南籍中国名人,都有过离乡背井的经历,有的还走出过国门。曾国藩走出了湘乡的荷叶塘,左宗棠告别了湘阴的柳庄,谭嗣同从浏阳奔赴京城英勇就义,陈天华葬身在日本的海域,黄兴战斗在两广和湖北的武昌,蔡锷先在北京遭遇小凤仙然后在云南起兵讨伐袁世凯,毛泽东、刘少奇、彭德怀与贺龙等人南征北战,然后入主新中国的首都。齐白石没有沉迷于诗情画意的湘潭山水,沈从文也只能在异乡眷念他那民风淳朴的凤凰。或许,只有王夫之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外。

   同样,外省人来到湖南,也大有成材的希望。屈原和贾谊被放逐到湖南,以他们绝代的才华,为湖南带来很大的荣耀。他们虽然都屈死在这块接纳和包容了他们的失意的土地上,但他们的才华和名声却没有被埋没。这些例子都说明,人才在本质上就是趋向于流动的,他们需要四处闯荡,开阔视野,增长见识,寻求机遇,施展抱负。人才的流动和交流,的确是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。

   近一百多年来,湖南曾涌现出了众多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,他们都没有留在故土从事本省的建设。他们把毕生的精力,贡献给了整个民族。周兴旺先生把湖南称为中国的“人才首都”,虽然很令湖南人振奋,但细想之下,觉得未免有些牵强。湖南盛产人才,但总是把他们一个个输送出去。对湖南比较中肯的定位,应该是“人才的摇篮”。这种定位同样令湖南人振奋,作为人才的母亲,湖南不仅对人才有养育之恩,而且具有教育家的智慧和为人师表的风范。

   人才的首都,是群英荟萃的地方,而不必是盛产人才的地方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中国人才的首都,应该是在延安。新中国成立后,人才的首都理所当然是北京。湖南的大人才们,都在京城施展各自的才干,而湖南继续在充当人才摇篮的角色。

   我们无法否认一个事实,在中国的历史上,人才中心往往是随着政治首都而变迁。中国古代,春秋战国时期人才辈出,百家争鸣,百花齐放,山东、河南、山西、河北这些黄河中下游的省份涌现了大量的名人。在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那些地方仍旧是人才的发源地。到了中古时期,自宋代以后,人才的产地渐渐南移,江西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四川等省份各领风骚。近代史上,湖广及东南沿海省份的人才异军突起,而湖南犹如火山爆发,人才喷涌,滚滚席卷。


虚阁网(Xuges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