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阁网 > 时尚阅读 > 我是湖南人 > |
风流人物看今朝(7) |
|
他指着湘江上游一处朦胧的溶岩地貌对红军战士说:“那边就是蓑衣渡!当年太平军顺流而下打长沙时,一个叫江忠源的湘军将领在那里设防,只带了三百个家丁,抵挡了三天三夜,五万太平军牺牲了三千,辎重尽失,船只尽毁,最后只好绕道走道县和衡阳北伐。湘军是非常凶狠的,你们千万不要轻敌!” 果然,红军在强渡湘江的战斗中,付出了惨重的代价。 毛泽东所在的中央纵队,在日暮前赶到渡口。毛泽东走在最前面,长发纷披,颊骨耸起,西边残存的一缕余霞,给他苍白憔悴的脸上涂抹了一层淡淡的红晕,使他高大的身躯更显突出。他的脚步悠闲而自信。他的身后,是躺在担架上的王稼祥和拄杖而行的洛甫。 毛泽东很随意地问道:“恩来,整个情况如何呀?” 周恩来神情黯然地说:“非常严重,红军两个军团打得很苦,伤亡很大,恐怕支撑不了多久,我们的队伍行动太缓慢!” 毛泽东沉默良久,然后依旧很随和地说:“这样不行,我们早应该丢开那些坛坛罐罐,轻装开进。怎么会忘掉一个最起码的军事常识:兵贵神速!” 夜幕低垂,湘江激喘的江涛声刺痛了毛泽东的心。这条湖南的母亲河,他曾无数次吟咏过的湘江,今天竟成为阻挡革命队伍的天堑!八万红军战士强渡湘江,最终会留下多少革命火种呢?这条母亲河吞没了多少由她喂养大的儿女的生命呢?江对岸,一伙反动阵营的湖南人,对衣衫褴褛、食不裹腹、为实现理想而进行长征的革命者,疯狂地举起了屠刀。这哪里是战斗?简直是强者对弱者的屠杀!湘江水都被红军战士的血染红了! 湘江上发生的事件,似乎蕴含着宇宙的玄机。湘江之战是一个转折,只要红军能够冲破蒋介石所谓的“马其诺一般的湘江防线”,就会否极泰来。毛泽东的命运何尝不是和湘江紧密相连呢?他生于湘江边一个古老的县城。他在湘江一条名叫涟水的支流边求学,萌发拯救中国与世界的理想。他在长沙的湘江“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”,开始了职业革命的生涯……毛泽东猛吸着香烟。 红军终于渡过了湘江。这个“终于”,是以三万红军战士的生命为代价的。 红军大队人马走在越城岭崎岖的小路上,艰难地朝西行进。毛泽东在思考,想到应该是自己站出来抗争的时候了。他向洛甫和王稼祥阐述了自己对第五次反“围剿”的看法,以及对下一步红军去向的意见,深得他们赞同。三人决定:要求中央政治局内部检讨这一年来的作战。在他们推动下,政治局内部要求公开批评的意见很快形成一种声势,红军指战员要求更改行动计划的呼声日益增高。在红军攻占湖南通道县城之后,周恩来建议召开中央负责人会议,讨论红军去向。 会议在通道县溪镇东面的恭城书院召开,李德、博古、周恩来、朱德、毛泽东、洛甫和王稼祥出席。此时红军只剩下三万人,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去湘西与贺龙、任弼时会合的计划,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。王稼祥和洛甫带头赞成毛泽东的意见,周恩来也表示赞成,并建议讨论。这样,会议出现了向毛泽东一边倒的态势。 中央军委命令红军进入贵州。接着,红军攻占了贵州东南的黎平县城。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,完善了转兵贵州的方案。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重返中央委员会。大家认为这样还不够,还必须让毛泽东来指挥军事。 红军到达贵州黄平后,中午时分,洛甫和王稼祥的担架紧挨着停在一片茂密的桔林中。两人商量怎样说服其他军政同志一致赞成毛泽东复出领导军事。在这段路途上,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在国民党轰炸机的低空扫射中受伤,她有幸活了下来,并产下一个婴儿,寄养在贵州的一个工人家里,后来下落不明。毛泽东不把个人的灾难和荣辱放在心上,一路观赏大自然,诗情不断,盛赞自然的力量: 山,快马加鞭未下鞍,惊回首,离天三尺三; 山,倒海翻江卷巨澜,奔腾急,万马战犹酣; 山,刺破青天锷未残,天欲坠,赖以拄其间。 黔军果然是不堪一击的,红军很快强渡乌江,攻占遵义。 红军受到遵义老百姓的热烈欢迎。毛泽东骑在马上眺望遵义城,发现许多饭铺挂着“湘江饭铺”、“湘江饭庄”的招牌。他惊讶地询问贵州籍警卫员甘人:“怎么?我们湖南人跑到遵义来做生意啦!” 甘人回答道:“遵义城边的这条河就叫湘江。” 毛泽东一怔:“怎么?遵义也有一条湘江?和我家乡湖南那条母亲河的名字一模一样!全中国的江河中,这是唯一同名的啊。”遵义在他眼里变得可爱了。 牵着马的甘人说:“遵义这一带,有意思的名字多着呢!你们那里不是有个湘潭吗?我们有个县名叫湄潭,是遵义最好的地方。自古河流都是向东流,在遵义桐梓有一条河流叫西流水。” 毛泽东说:“滚滚长江东逝水,遵义桐梓的水却称西流水!西流水最终流到哪里去了?还不是流到长江去了。看样子这地方的人也有些湖南人的霸蛮精神哩!” |
虚阁网(Xuges.com) |
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