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阁网 > 时尚阅读 > 水瓶时代的婚恋 >
四十四


  幸福与婚姻无关

  虽然在本书中我们一直强调,一份和谐美满的婚姻生活能够极大的提高个人的幸福度,但是我们的讨论仍然有一个很鲜明的前提,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婚姻,是大多数异性恋者的婚姻。

  事实上,人类婚姻制度的设计,包括婚姻家庭的法律、道德规范都是以异性婚姻为对象的,这也表明,同性恋在历史上就被社会边缘化了。可喜的是,换个角度来看,如今我们讨论同性婚姻,无论其可行与否,至少传递出一种积极的信息:同性恋问题已得到社会乃至政府的正视,这在以前是被忽略的。

  回过头我们重新反思婚姻制度,既然它是以异性婚姻为对象设计的,那么套用在同性恋身上就一定合适吗?套用的方式无非有二:同性恋者进入传统的异性婚姻范式,或者结成同性恋者自己的同性婚姻。这两种方式,哪一种更可行呢?还是另外有其他的解决之道?

  先看前者。同性恋者进入异性婚姻,如同异性恋者进入同性婚姻,是扭曲天性的违心之举,不管初衷如何,在婚姻中履行义务,特别是夫妻性爱,都是十分困难的。一个异性恋者能够想象自己与同性建立家庭吗?能够想象在这样的家庭中,不仅无法释放自己的性压力,还要与同性谈情说爱吗?能够想象这样的婚姻给配偶怎样的伤害吗?如果你不能想象,就不要质问同性恋者为什么不能"委屈"一下,归入传统的大流了!

  对于像林彬这样的年轻人来说,即便他们不对自己的选择感到羞耻,也未必能承受的世人的诟病。他们没有勇气公开自己的同性恋身份,而且想方设法给自己一个"正常人"的身份,希望自己成为主流社会中"正确的合格公民"。那么,还有什么比结婚证更能证明这一点呢?婚姻就像一个保护伞,为同性恋者屏蔽了质疑的眼光,却不能阻挡他们寻找真爱的脚步,他们把社会的压力转移到个体的家庭,自以为会相安无事,实际上却把自己推入道德的陷阱,不仅让自己疲惫不堪,还连累了无辜的配偶受到伤害。

  再看后者。诚然,同性婚姻有其存在的意义,最重要的意义可能是,如果同性婚姻合法化,就意味着法律已经给同性恋者平了反,同性恋者在其他方面受到的歧视也会得到缓解。并且,固定的性伴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性疾病的传播,有益于规范同性恋群体的秩序。但是,既然同性恋和同性生活不违背法律,有没有必要把"同性生活"叫做"同性婚姻"呢?即便同性婚姻成为合法,真的就会成为林彬们的选择吗?倘若社会没有形成开放、平等和宽容的大气候,一对公开身份的同性伴侣,简直等于 "在社会上自杀",这样的婚姻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?

  在事实婚姻之外,还有一种"形式婚姻"成为同性恋者们的选择。所谓"形式婚姻",就是男女同性恋组成没有性关系的形式意义上的家庭。这种婚姻一般采取婚前财产公证、生活支出AA制等方式避免因经济产生的纠纷;同时,若条件允许,男女双方一般不会住在一起,而双方会和自己真正的伴侣住在一起,而后者更像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庭。这种模式试图把婚姻中双方的对彼此的约束和伤害减到最低,从而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释放出最大的空间给同性恋者。

  形式婚姻看似两全其美,但也有人对其提出质疑--这样的婚姻可行度有多少呢?真的能找到适合自己的"配偶"吗?如果结了婚,是不是真的有机会自由恋爱?这样会不会受到道德的谴责?生活的细节又怎么处理?要不要孩子?如果不要孩子别人会怎么看? 简言之,形式婚姻能走多远呢?

  看来,在现阶段,同性恋者在婚姻问题上遇到的麻烦可真不少。我们无意否定同性恋者做出人生里的决定,毕竟,人生没有标准正确的答案,而更像是一条需要不断选择的路,每个人自己决定,自己承担后果。一个性别趋向有异于大多数人的同性恋者,有权利选择向主流靠拢,也有权利坚持走自己的路,这些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。但是,既然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围绕婚姻出现的,为什么同性恋者一定要纠缠在"婚姻"上面喘不过气,而不能绕过婚姻,通过别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幸福呢?婚姻不是铁饭碗,它作为一种人类行为,如果不能适应少数人的生活方式,何苦捧着它不放呢?

  如果我们改变思考,会发现在法律的框架内,如果同性恋者爱的足够有勇气的话,也一样可以得到幸福。前不久,一对同性伴侣为自己做了庆祝,他们共同生活已经二十年。在这些年里,这对恋人生活美满,有了自己的住房,共同的产业,并乐于助人,在同性恋圈子传为佳话。他们说:"我们的生活,不伤害他人,不危害社会,共同打拼事业,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劳动,双方家庭、朋友都认可了我们,虽然我们没有结婚证,但是我们却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。"这种幸福跟那些异性恋者的幸福又有什么不同呢?这份和谐美满的生活不是一样可以让人感到充实快乐吗?

虚阁网(Xuges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