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阁网 > 时尚阅读 > 旗门之祝由秘史 | 上页 下页 |
一 |
|
第一章 山城奇遇 山城,一座依山而建的小城市。城市中心,有一个依山谷之势略加修整而成的公园,公园里,有一半的地方还处于原始状态。山城虽不大,但整体布局却不失其特色,层次分明,结构感强。 此时,正值黄昏时分,夕阳将天际边的云霞染成了橘黄色,掩盖住了酷夏的炎热,现出山城特有的清凉。 公园旁边,绿荫掩映中,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,青砖青瓦,粉底白墙,乍一看颇似旧时的私塾,朱红的木门,高大的围墙,小小的院落,左右走廊环绕,正中是厅堂。夕阳映照下,围墙上的壁画异常引人注目,壁画几乎占据了围墙的所有面积,以中间的大门为基线,分为左右两组,色彩有些陈旧,但主要轮廓依然清晰,这更加衬托出一种强烈的古旧感,甚至有一种妖异的感觉。 大门左边的画面,背景是一座萧瑟的山头,荒草萋萋中,有一些散落在地上的枪支,有的被折断,有的插在地上,一位被硝烟与鲜血遮掩,面貌不清、身穿新四军军装的战士,手持一把长刀,似乎在嘶声怒吼,表现出一种勇往直前、视死如归的气势。简单的画面,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悲壮,似乎能感觉到迎面扑来的寒风,还夹杂着血腥。 大门正中的上面,挂着一块额匾,"山城抗日战争纪念馆"几个金色大字在夕阳下熠熠生辉。 大门右边的画面,天空布满了阴云,似乎是一个不见风月的黑夜,又似乎是一个风雪将至的黄昏,里面有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息在流动,让人忍不住全身汗毛收缩。画面上空无一人,只能看到一只伸出的手掌,因为用力,露出僵硬而发白的筋骨,无望的、绝望的情绪,几乎要破壁而出。 "这座山城抗日战争纪念馆,始建于五十年代,《山城县志》中记载,抗日战争后期,一支装备精良的日军队伍,在此地被全部歼灭,当时只是隶属于新四军的一个游击队,在山城建立了一个根据地……"纪念馆担任解说员的段玲,声音甜美。 由于山城抗日战争纪念馆,在整个中南地区都很有名气,所以,山城常常吸引来很多游客的参观。 "这场战争进行得太过惨烈,虽然双方兵力相差很大,但战士们还是凭着一腔热血,以敌人几分之一的力量,尽歼日寇,不过,令人悲痛的是,我军竟无一人生还。"已经是下班时间了,段玲仍然在招待这最后一拨特殊的客人,可谓尽职尽责。 这次的游客只有两个人。其中一位一直微笑着倾听段玲的解说,他面容儒雅,举止潇洒,大约三十岁左右,只是,给人一种沧桑之感。他身边的那位,体形发福,看上去有五十来岁。以段玲的经验来看,这两个人显然是以那个年轻人为主的,不由得对他们的身份有些好奇。 穿过走廊,来到厅堂,首先映入眼睑的是一个玻璃柜橱,里面放着一把血迹斑斑的厚背大砍刀,刀柄铜环的红绸上,有几个弹孔。年轻人俯下身来,盯着那把砍刀,他仿佛看到了一丝硝烟在上面飘荡,恍惚间,他似乎感觉到那刀涌出一股奇异的力量,耳边是来自地狱万鬼的厉呼声,不禁后退了一步。 段玲没有注意到年轻人的异样。"这把刀是在战争结束后找到的唯一武器,《山城县志》有记载,日军的一个独立团被尽数歼灭,尸骨无存。日军声称他们有一支队伍,在中国中南地区神秘失踪。"说到这里,段玲习惯性地笑了笑,"其实这场战争,我们也知之不多,这座山城抗日战争纪念馆,没有详细的史实资料,实际上是建立在民间传说上的,最后留下来的只有这把刀,先生既然来这里参观,想必对那个传说有所了解吧。" 段玲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年轻人,那个年轻人点了点头。段玲笑了一下,继续说道:"关于这段战争的传说,我们馆有一本汇集了民间传说的各种版本的书,如果您想更详细地了解,可以买一本……"她一向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解说。 那本小册子实际上是山城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张老馆长,根据民间传说撰写的。张老馆长编写这本小册子,并没有把利益放在自己身上,但对于一座民营性质的纪念馆来说,也是一种收入。 年轻人微微一笑:"老袁,你怎么看?" 被他称作老袁的中年人也是一笑:"常总,我看我们还是先回去吧!已经耽误段小姐很长时间了。" 年轻人沉吟了一下,说:"也好。"然后,他又对段玲说:"谢谢你,段小姐。" 山城的路灯相隔数米,便有一盏,但夜幕降临以后,在浓荫中掩隐的万家灯火,也只是点点星光而已。此刻的年轻人和老袁,正站在山城抗日战争纪念馆左边的壁画前。 常总,就是常富集团董事长常大富的儿子常立。他被灵宝门的谢甘明代代布局,后又假借谢六之手,使下了梦魇的奇门法术,困在了新开铺巷中的老宅子前"奈何桥黄泉路"的阵势之中。 |
虚阁网(Xuges.com) |
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