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阁网 > 时尚阅读 > 梅朝荣品诸葛亮 >
三十六


  诸葛亮制造了六伐中原,这种疯狂的军事行动虽然强烈表明诸葛亮统一天下的决心,也符合他先发制人的战略,但却给蜀汉带来无以估量的损失。

  诸葛亮前后六次北伐都没有达到目的,在这六次北伐中,导致失败情况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---粮食供给不上。

  自古蜀地就是一个物产丰富之地,有"天府之国"美称。但是,当时它也有一个最大的弊端: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。道路不好走,用现在人们的话说就是"要想富修宽路",有好东西运不出去,相当年大汉开国皇帝刘邦走汉中之时,因为没有路才修栈道,不过后来也是这个栈道帮助了他重出江湖。军事家称:大军未动,粮草先行。诸葛亮再用兵如神,他的军队也得吃饭不是,从内往外运物资那可是一个劳民的事。单是从汉中到天水就有四百里的羊肠小道。

  诸葛亮是在后方没有能力提供充足后勤保障的情况下,贸然北伐的。这样,即使他战场上能够获胜,由于所处的战场乃是相对较为荒凉的陇西、陇右地带,无法从敌人或占领区中及时得到补给,这便从根本上妨碍他继续前进。结果,正用得上他自己当年形容曹操的一句话:"强弩之末,势不能穿鲁缟者也。"

  再则,蜀汉的综合国力本来就无法与魏国相提并论,诸葛亮竟然"无岁不征",客观上有点穷兵黩武的意味,反使蜀汉的国力进一步削弱。

  曹操在北方实行"屯田"制,有效地恢复了北方的农业生产,也为其争霸天下的图谋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。统一北方前,经过几十年的战乱,昔日富庶的中原已经是一片狼藉,"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"是当时北方情况的形象写照。曹操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措施,特别是大规模地屯田,招收大量流亡的农民,使北方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起来,形成了"鸡犬之声,阡陌相属"的局面,而且从国土面积上来讲,魏国的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,蜀国和魏国的战争等于是以区区一隅抵抗全国的战争,北伐对蜀国来说是倾尽了全力,但对魏国来说只是局部战争而已,虽然一度极其被动,经济上也受到了沉重打击,但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,还没有沦落到伤筋动骨的地步。

  吴国所处江南地区由于在东汉末年未受到中原战火的波及,加上东吴长期对魏国采取以守为主的方针,孙权利用北方的劳动力和技术,使江南地区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。吴亡时,仓库尚存米谷280万石,吴国的经济明显地超过了蜀国。

  偏居西南一隅的蜀国版图最小,主要地区仅巴蜀汉中等地,直到蜀亡时,只有户28万,人口94万,军队约10万,可见国力之弱。

  诸葛亮自然也会想发展经济,他在蜀国也实行了"休士劝农","分兵屯田"的政策。但其规模与曹操屯田远不能相比,史载诸葛亮曾招募五千人到汉中进行屯田,又派吕"为汉中太守,兼领督农,供继军粮"。

  诸葛亮也承认,他是在"益州疲弊"的情况下率师北伐的。而当时魏国,有人口440万,军队约60万,力量对比差距明显。蜀国地方,易守难攻,若能真正联合吴国,协调一致地对付强魏,则蜀国偏安西南还是有可能的。而四川地区优越的经济环境也可以为蜀国稳固防守提供条件。如果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的资源能够真正被开发,蜀国的经济实力必将大增,逐鹿中原的机会自然大了不少。

  诸葛亮的北伐政策,当时身处社会下层的许多百姓是相当反感的,"从根本上百姓们总是厌战和期望和平的"。连年北伐,耗尽了蜀汉的国力。诸葛亮亲自点定的继任者蒋琬和费祎两人,对北伐就压根不感兴趣,并且还都一致地长期压制要求北伐的姜维,尤其是他的第一任继任者蒋琬,十数年内一次也没真正发动过北伐。

  孙子兵法中的"善用兵者,役不再籍,粮不三载,取用于国,因粮于敌,故军食可足也。"善于用兵的将军,动员一次军队去战斗,向前线部队运送粮食供应军队不超过三次,就结束战争了。以免国内劳民伤财,动摇国力。

  淮海战役中,后方农民用小推车源源不断向前线送米、送面、送军用物资,没用如此的后勤保障,哪有解放军在前线奋勇杀敌,反过来再看看国民党军队,后勤保障不了,供给短缺,又被我军包围,吃饭都是有上顿没下顿,以至于国民党军队里战士们为了粮食相互开枪抢吃的,这样的军队哪还有精力去打仗啊!这样的战役没开战就已成定局了。淮海战役胜利跟后方供给是分不开的。陈毅老帅就曾经说过: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到。无怪乎人们常说,打仗其实就是打经济仗。

  蜀国和魏国的国力相差多少呢?当时,魏国占据着整个北方,约有十一个州。蜀国只有一个州。魏国的华北平原、黄淮平原和关中平原幅员广大,物产十分丰富。相比之下,蜀国只有成都平原这一个较大的农耕区。其物产远远不能和魏国相比。魏国有四百五十万人口,约三四十万军队。蜀国刚刚一百万人口,最多也只有十四万军队。在政治方面,诸葛亮虽然励精图治,把国家治理得有声有色。但魏文帝曹丕也非等闲之辈,他手下还有一批能干的政治家,如司马懿等。也有一批久经战火考验的著名战将,如张颌等人。而蜀国在兵败夷陵之后,猛将尽失。

  经过北伐让蜀国耗尽了财力,影响了蜀国的经济发展,使其相对弱小的军事、经济实力更加弱小。由于蜀汉经济基础薄弱,经不起连年战争,浩大的军事开支,同时蜀汉国民对长期的战争也极为厌恶,千方百计逃避兵役。

  有资料表明,由于诸葛亮连年出兵北伐,兵员不足,遂调各郡兵补充北伐部队,然而各郡大约是以各种借口为由而拒不发兵,形成了"多不相救"的局面。诸葛亮死后,军队中大量的士兵和职业兵户更是纷纷逃亡,作为地方长官的吕,数年中仅在一个蜀郡就查出了万余名逃避兵役者。

  "言兵不若曹操之多,言地不及曹操之广"(苏东坡语),战役打响起,连后勤补给都跟不上,在这种条件下,直接发动战争无异于飞蛾扑火。他作为一国之丞相,非但不着力于再次恢复国力,反而年年不断地北伐,搞得连粮草供应都难。蜀汉毕竟没什么资本,。所以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尽管"常使英雄泪满襟",老实说,实在称不上什么壮举,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操之过急的将领穷兵黩武干的蠢事罢了。

  北伐虽然是诸葛亮主动发起的,但街亭之败却犹如启动了一辆连他自己也无法使其停止的战车,使得他不论是否愿意,都必须跟着、而不是驾驭着北伐这辆战车向前冲下去,将他此后的政治生涯和北伐紧紧地捆在了一起。连年出兵北伐,蜀汉已经出现了"经其野民皆菜色"的景象,可见连年北伐对蜀汉经济造成的伤害之大。正如台湾军事史家李震所说:"观诸葛亮用兵,在战略上均只见其正,不见其奇,则无可辩护者,至于演义小说谓诸葛用兵神奇莫测者,乃无根之言耳。"

  尽管蜀汉在北伐中也取得了一些局部的胜利,但双方力量的悬殊也注定了北伐最后失败的命运。在一次次的北伐用兵中,蜀汉逐渐耗尽了财力和物力,从而加速了它的衰亡。


虚阁网(Xuges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