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阁网 > 时尚阅读 > 迷途 >


  “现在换你欠我一千文,说好了不许赖的!”李浩伸手到我面前,一副若我不给就不罢休的态势。

  我抬头正瞧见街边一间新开的酒楼,便道:“今天先请你吃顿好的,余数回头再算。”也不管他答不答应,翻身下马,将暴雪交给店里伙计照看,自己就往二楼去了。

  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,刚坐下,李浩就跟着上来了。

  店小二奉上茶,躬身笑问:“二位小爷,要吃点什么?”

  我说:“不用报菜名儿了,就来两碟冷盘,你们店里拿得出手的热菜两个,再上两味甜点,你看着办吧。”

  “好嘞!”小二笑着答应,又问,“二位要什么酒?”

  我想了想,满身酒气的回去恐怕不好,就说:“不用酒,换两盏好茶也就是了。”

  小二答应着下去了。李浩在一旁闲极无聊,逗我跟他说话。我刚才赛马输了给他,心里便不痛快,也不去理他,管自己看窗外的街景。

  我怔怔地盯着楼下来来往往的路人发呆,也不知过了多久,忽听有人说,“后院的两匹马儿就是这两位小爷的。”听语气似乎是店里的伙计。

  “怎么,怎么?”李浩正闲得发慌,见有事上门,也不管是好事坏事,权当解闷。

  “哦,是这么回事儿。我们在楼下见到二位的马很是威武神骏,便请店家冒昧引见。”一个清朗的声音回答道。

  李浩很是爽朗,见不是来挑衅的,就很热情地让店家加座上茶,不一会儿就天南地北地聊开了。

  我发完了呆,好奇来的是什么人,便转头看去,不料见到的却是“熟人”。

  第四章 冤家路窄

  “你?”

  “怎么是你?”

  望着眼前跟我有“宿怨”的两个少年,不禁有些头痛。前些日子在茶楼,因为懒得应酬,拒绝这两位跟我拼桌,偏偏今天好巧不巧又遇上了!

  李浩看看他们又看看我,疑惑地问:“你们认识我…哥吗?”

  “他是你哥?”曾骂我‘软骨头’的少年一副不信的表情。

  我忍不住对着李浩讽道:“和你做了这么多年手足,今天倒是第一次有人怀疑啊?”

  李浩一头雾水地说:“到底怎么回事?高……哥,你见过十四他们吗?”

  ‘没见过’三个字硬生生地吞回肚里,不甘愿地承认:“一面之缘而已。”

  年长的那个见气氛尴尬,笑着打圆场:“上次的事情不过是一场误会,我弟弟年轻气盛,还请李兄不要见怪。”

  小的那个闻言没有反驳,只是冷哼了一声。

  我微微颔首表示了解,我都多大了,怎么会跟小孩子计较?

  李浩也猜到所谓的“一面之缘”肯定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,便岔开话题跟他们聊起马呀、蛐蛐呀、斗鸡呀、弹弓之类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感兴趣的东西。我在一旁完全搭不上话,看这三个小子的年纪,最多也就是高中生层次的,我会跟他们有共同语言才怪!

  听他们的谈话,我知道了这两个少年姓尹(满人有姓尹的吗?……估计是瞎说的),大的排行十三,小的行十四(他们家老爹倒会生)。李浩是个直肠子,人家连大名都没告诉他,他却恐怕连祖宗八代都被他们问了去了。只是在说到我的时候,我都抢在李浩前面不让他说话。我告诉他们我是李浩大哥(这也没错),今年十六岁(虽然长相嫩点,举止神态倒是看不出破绽的),平时无心向学专事吃喝玩乐(说白了就是一文盲)。李浩听得目瞪口呆,那两个小笨蛋居然相信了,或者说他们宁愿相信我就这水准。反正后来他们不再理我,我也乐得轻松自在。

  无聊得想打哈欠,还好小二终于上菜了。冷碟是盐卤花生和银针拌鸡丝,先上来的两个热菜一个是罗汉鲫鱼,另一个有点像糖醋里脊,但似乎又不是。我叫住小二问:“这是什么明堂?”

  “回爷的话,这个菜叫做‘凤阳瓤豆腐’。”

  “豆腐?还有这样的?”我疑道。

  小二笑答:“确实是豆腐。做法是把豆腐切成铜板大小的片儿,每两片里夹入猪肉虾仁调的馅米。另用蛋清打成飞糊,裹住豆腐入油锅炸至橙黄。最后把糖汁熬成稀糊,勾入醋,浇在炸好的豆腐上就成了。”

  “没想到你们这儿也能做这个。”尹十四笑说,“你把招牌菜的做法都说出来了,也不怕旁人学了去!”

  小二‘嘿嘿’一笑道:“这豆腐的做法倒也不是小店独创的,关键还在调味和火候上,也不怕爷们说咱夸口,咱们这儿做的只怕别家比不上!您们慢用,小的不碍着各位了。”

  我夹了一块瓤豆腐,左看右看。就听尹十三说:“说到这‘凤阳瓤豆腐’还有一个典故,传说这道菜是凤阳一位姓黄的厨师所创,朱元璋幼时乞讨而吃出了瓤瓜豆腐的滋味,天天到黄家饭铺乞食。后来当上了皇帝,他就把姓黄的厨子接去当御厨,宫内的酒宴常常少不了这道菜。”


虚阁网(Xuges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