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阁网 > 时尚阅读 > 黑烟 >


  有一天临近中午的时候,马同林正懒洋洋地坐在椅子上等生意,忽然发觉周围出现了一阵骚动,紧接着卖烟的人都站了起来,手忙脚乱地拾掇东西。他一时没有反应过来,有点儿愣,就听二狗低吼了一声:"烟草的来了,快跑!"

  这时马同林才如梦初醒,赶紧把烟胡乱塞进箱子,扔到三轮车上,蹬上就跑。所有卖烟的人都在重复着这个程序,那种场面既混乱,又有序,还很搞笑。

  仅仅两三分钟的时间,原本热热闹闹的街道就冷清了下来,刚才道路两旁几十个支着摊子卖烟的人,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,全都不见了,好像这里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。

  这绝对是长期的斗争培养出来的素质,但每次检查,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跑掉,总有落单的,有一次就落到了马同林的头上。

  那是一天中午,他去路对面的地摊儿上吃饭,他要了一大碗面,还有一个鸡蛋,刚刚吃了两口,鸡蛋还没动,烟草稽查队的人来了。他看到骚动的人群之后,几乎是下意识地蹿了起来,几步冲到自己的摊子跟前拾掇,结果还是慢了。

  烟草稽查队收走了他价值两千多块钱的货--其实并不多,因为这些烟都是假的,进价总共才五百来块钱。本来按照程序还要扣押烟草证,等验明烟的真假之后再交罚款,但是马同林没有烟草证,他说自己刚开始干了两天,烟草证还没有办下来,四百块钱的罚款也就顺理成章地逃掉了。

  这也是马同林自从接触假烟以来,第一天赔钱。不过没关系,这点儿损失和他的收入比起来,真是不算什么。

  马同林不是二狗,他也不想成为二狗。二狗在路边摆了三年多地摊儿卖假烟,现在依然在卖,这在马同林看来就是穷人的思维--虽然他现在还没有二狗钱多。他觉得,如果自己再这么继续干下去,完全是重复二狗的老路子,而且永远也不可能超过二狗,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有钱人。现状对于二狗来说可能确实是满足的,因为他来自农村,之前只是靠着一把力气,在土地里刨食为生,那种小富即安的心理会一直伴随着他。马同林不想成为这样的人,他觉得有很多机会能让他过得更好。

 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,他觉得摆地摊儿终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儿,他曾经不止一次遇见以前认识的人来他这里买烟,双方都觉得挺尴尬。虽然现在的马同林比他们都有钱多了,可是他总觉得自己还是低人一等。

  于是在摆了半年地摊儿之后,马同林毅然告别了这种打野食的生活,租了一间门脸,办了个烟草证,当起了正规军。

  这半年的时间,马同林赚了两万多块钱,这是他上了十年班都没能攒下来的一个数。有这点钱打底,他觉得足够自己大干一番了。

  有了自己的店铺之后,他的生意开始大幅增加,毕竟人们对于一个店铺的信任程度要远高于游击队员一样的地摊儿。他租下来的这间门脸有八十平方米,其实根本不需要这么大地方,三四十平方米就足够了,但是他觉得有这个必要,他相信多这几十平方米的地方,能让人们更加信任他,能给他带来更多的生意。

  既然立起了店铺,马同林觉得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坑一个是一个了,更不能大钱小钱都往兜里揣了,为了留住更多的顾客,他开始有选择地卖假烟。

  他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生意经:如果是过路的,那就毫不犹豫地卖给他假烟,这种钱不赚白不赚;如果是附近的居民,经常过来买烟的,那就尽量卖给他们真烟,这样做的好处是,他们会介绍更多的人过来照顾他的生意。

  马同林坚信,最好的广告就是口碑。但他当然不会永远卖真烟给他们,如果一个经常抽低档烟的人有一天突然来买中高档烟,那肯定不是自己抽,十有八九是为了送礼,这时候就要毫不犹豫地把假烟拿给他--反正也是送出去,难不成收礼的人抽出来口味不对,还给送礼的人退回去?

  不过你还别说,马同林还真碰见了这么一回,人家就拿着开了口的假烟来找他退,还口口声声说坏了他的事,原本是给人送礼找人办事的,结果烟是假的,事没办成,还遭了一顿奚落。


虚阁网(Xuges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