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阁网 > 笔记杂录 > 清稗类钞 | 上页 下页 |
动物类18 |
|
◎龙 龙,旧说谓为鳞虫之长,能兴云雨,利万物,故为四灵之一,而目之为神物。而地质学家尚不能断定其有无,且疑为海蛇,然大抵与古代之恐龙相近。若果有龙,则不但有尾,且可必其甚长耳。至古之所谓神龙者,非他,乃气象学上一最可惊异之现状,即俗所谓龙上水或龙喷水之龙,及绘画中怒目吐舌乘黑云而飞腾之龙是也。 《易》曰:“云从龙。”其实龙即云也。两地之气压不平均,则生风。凡空气上升,体积增长,温度低降,则生云。湖海上之水龙,即神龙,实为一极低之气压而成。其初生也,海上有旋转之风,旋涡之中,离心极大,气压因而低减,海面之空气因而上趋。旋转愈力,中间之气压愈低,而自海面及四周之风趋之愈捷,因而黑云层积。且新来之风,一入低气压,体积即增大而生云雾。 是故其云愈降愈下,卒至极近海面,临岸观之,不啻黑云中有怪物下降。且气压极低时,其力足以吸水上升。至水升过高,则复散于空际。无怪村夫乡老见之,惊骇怯走,不敢逼视,而群称之为龙上水也。惟相传已久,今亦姑仍旧说耳。 或曰,龙之为物,论其身首,实为壁虎之类。其特异者,变色龙有长舌,恒隐口内,伸出时,约四五寸,(十五至二十生的迈当。)舌具粘腻之涎,昆虫在前,龙身不动,但疾伸其舌,黏虫食之。身平扁,背高耸坟起,类鸡冠而长,外皮似鳞非鳞,有时身腹胀鼓,类气囊,实则内胀其肺也。有四足,长而且细,其足各五趾,或向后,或向前,灵转自如,如鸟之爪爬无异。尾甚长,能升树,以尾环绕枝头,目睑上下相合,略似皮囊,且翕张如意,上下左右可随意环顾。 ◎宋牧仲见龙尸 宋牧仲尝于顺治乙酉见大内所藏真龙之尸,全身盘屈,贮箧中,一角五爪,鳞甲如铁,长丈余。 ◎王衡门见诺龙 顺治戊子二月五日,桐城楂林居民王衡门,偶于山涧中获一物,状如龙,长五尺余,头角鳞爪皆具,剖视腹中,有石子升余,烹食之,味殊甘美,无他异。王文简公士祯谓即《太平广记》之诺龙,体似蜥蜴,微具龙形者是也。 ◎李鸿雷家见龙 康熙壬子,某日正午,新城李鹾副鸿雷家,忽有一物,蜿蜒数尺,鳞鬣可畏,遍体金色,烂然夺目,自院入室。已,复出,形渐长大,知为龙也。忽云雾滃然,庭中晦冥,遂不见。 ◎苏州龙斗 乾隆甲寅五月,苏州有龙斗于空中,风雨骤至,天昏地黑,掀坍洞庭山湖滨民居无算,压毙若干人。至六月二十九日昧爽,吴江垂虹桥畔忽堕龙皮一张,约丈余,鳞大于碗。 ◎岳州废井出龙 道光季年,岳州有一龙,出自某村废井,长丈许,遍体黑色,爪角毕具。农人不知其为龙也,群执农具,逐而击之。龙不能抗,避入禾苗中。方搜索间,忽见白雾自禾中出,始如轻烟一缕,继则蓬蓬勃勃,布满空中,霹雳一声,龙乃夭矫而上。向之长丈许者,后则长数十百丈,遍体灿烂作黄金色。踰时雾散,群往探视,则稻田数十亩已化为深潭。 ◎钟祥见龙 钟祥城南二十里有地曰周家觜者,往往见龙,或垂空蜿蜒而下,腥云四塞,或拔地腾去,留窟深邃不可测。同治己巳四月二十有四日,忽有青蝇百千万亿,坌集地上,径长五十余丈,高三尺,尾五尺,头倍之。拨视其下,别无所见。旋拨旋合,三日方失。盖龙身多蝇,此堕地而隐形于其间者也。 ◎龙头骨 广州陈天如太史家藏龙头骨一具,高尺许,纵横皆倍之,重四十斤有奇,作灰黑色,中有二骨平起,多横槽,莹泽如漆。见者皆以其形似龙,因以得名。出土之年为同治庚午,盖其先人命工凿池,深至二丈,于土色层转中得之。其时地质之学未明,即有格物家,亦皆蔽于旧说,物藏其家,向不示人。 挽近科学昌明,海内外博物学家远者邮书问讯,近者踵门索观,评察各殊,仍未判定。惟陈居西樵山麓,水道濴洄,按之《水经》,在汉以前,皆为大海,此物遗骨奇枒,疑为太古时代之水陆两栖类动物,没入地层中,岁月已深,因而化石,故二骨平起处,寖为矿质,独多光泽也。 ◎土井子石龙 新疆之地有曰土井子者,多大风,即风戈壁也。光绪初,张勤果公曜令裨将前往开路,于戈壁上扎帐棚,棚中穴地以避风。一日日暮,黑气远来,知有大风至,士卒以群枪排击之。夜半,闻有物堕地,声甚厉。次晨相距里许,有一物,似蝎虎,长十三丈,作深绿色,脊背坟起,大小如覆盂,色红,两目外围红白数围,鼻孔露黄毛,颔下如朱砂,皮厚如指。坟起处,刺之,出白汁,着手即肿。 此物每吐黑气大风立致,能挟风而腾。食驼马。士卒支解后,于其腹得金银女饰四十余两,马镫、马掌有吞而未化者。土人谓之石龙,实即蜥蜴也。 ◎薛叔耘见龙 无锡薛叔耘中丞福辰尝以盛夏过扬州,方旱,舣舟穷堤下,忽见密云矗南面,耕甿走相告曰:“龙见矣。”须臾,天四围如墨,有二龙皆长数丈,垂云端,夭矫蟠纡,乍有乍无。俄大雨骤至,雷风随之。二龙去薛益迩,暴长十丈余,屈伸良久,始香龙之前,白云拥护之,故不见其首。明日,渡扬子江,复有三龙错见如前状,已而遇雨。 ◎吴中有龙灾 光绪甲申,吴中有龙灾。盖五月癸卯晦,日晡,有龙自吴江雪落样地方驰向青浦淀湖之南颖,攫金泽港而东,狂风雷雹随之,至娄县之徐家墩始腾而上,大为灾。 ◎龙鸣如牛 光绪戊戌,有由海道赴粤者,舟至中途,忽觉波浪翻腾,颠播殊甚。于窗次注视,见南方有二龙,蜿蜒向东行,其体屈曲,高处如山阜,且行且鸣,声类牛,又与吹竹筒之音相似。鸣时海水壁立,舟益播荡,舟中西人咸惊恐无人色,亟转舵向北行。一时许,波浪始平。后询其所见何物,则以大海蛇对,华人则皆谓为龙也。 ◎南汇有龙挂 光绪丁未六月初六日午后,云雾滃郁,有龙挂于空际,大风拔木,南汇四团沿海浮厝之棺,吸入云际。少时堕地,棺悉裂碎,至有飞现僵尸者。 ◎蛇 蛇体为长圆筒状,修尾,无足,以肋骨自由伸缩而行。全体有鳞纹透明之表皮,年年更脱,谓之蛇蜕,旧以入药。舌分裂两歧,齿曲如钩。其有毒者,别具毒牙二,自能起伏。常穴居土中,喜干燥之地,亦有产于水中者。种类甚多,可大别为有毒、无毒二种。 蛇之无毒者,其类不一,太原府即有之,人呼曰凉虫。唐申王体最肥,夏畏热,玄宗命取无毒蛇置于腹痕中缩处,此即是矣。 北方少蛇虺,青海之岛中则常有之,而又见之于柴达木之湿热地。头塞鼠穴,张气吹之,鼠晕死,蛇徐徐入,咀嚼之。鼠中毒者,肉皆紫黑,最易传染,牧养牲畜者宜慎之。有雌雄蛇,长仅七八寸,背上赤练凡数十节,伏于大树根,两蛇环结,口对如交饴状,行时方解,互相前后,不辨雌雄,蒙人名之曰业夏格尔膏希,其毒剧烈,屡害人畜,垂涎滴草上,牛羊食之立毙。毙者必弃之荒谷以免传染,穷山毒瘴,半由此种凝结而致也。 ◎蝮 蝮,毒蛇也,多居湿地,长尺余,头大,形如三角,颈细,毒牙如管状。全体灰暗,有褐色斑纹。至尾,则骤短小。其毒最烈。 ◎蚺 蚺为蛇类之最大者,长者至三四丈,有斑纹,如古锦缬。肛门两侧,尚存后脚之迹。产于岭南,南美等热地亦有之。常栖于树,虽无毒齿,而筋力强大,能绞杀人畜而吞食之。肉可食。头方口阔,目光如镜,其皮有黑白斑,尾甚细,尾末可贯钱数百文。土人言蛇大如人臂,行即生风,常竖身三四尺而逐人。性最淫,妇女山行者,须佩观音藤一条,否则必为所缠,以尾入阴,即死。 观音藤全枝有倒刺,似虎杖而较柔,人见山有此藤,即知近处有蚺蛇矣。肉能袪风,愈疮疡,功效如神,以烧酒浸之,可历久。人用其皮以绷三弦之鼓,必硝熟,始可用,生者易蛀,且易裂。蚺骨有名如意钩者,形如钱,惟雄者有之,为房中术上药,口衔之,可通宵不倦。其腹之油,能缩阳,不可近。 肃山周鸣皋客太平时,有小僮出外,见人宰蚺蛇,归忽大哭,问之,以失阳告。裸而视之,阳物与二卵俱缩入腹中。一仆云:“方开蛇腹时,僮以手理其肠胃,必沾蛇腹中之油,故至此也。”问僮,则于弄蛇肠胃后,旋即溲溺,手曾一抚阳耳。遍求解之之法,皆云:“蛇生几年,则阳缩几年,届期自出,无药可治也。” |
虚阁网(xuges.com) |
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