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阁网 > 笔记杂录 > 清稗类钞 | 上页 下页
爵秩类5


  ◎翰林掌院

  翰林掌院,旧皆以学士兼礼部侍郎,满、汉皆然。自昆山徐立斋相国元文以文华殿大学士兼掌,桐城张文和公廷玉以礼部尚书兼掌,与往例不同,凡启奏讲书等事,满前汉后,不论所居之本官也。长洲韩文懿公菼以礼部尚书兼掌院时亦然。

  ◎翰林院办事

  翰林院例于编、检中奏派四人办理院事,(修撰亦与其选。)谓之办事翰林,遇京察,皆保列一等,此简放道府之基础也。每议派既定,掌院使人以名柬延请,使者曰:“请赴清秘堂。”不以公牍,尊而重之也。清秘堂办事处,有高尚其志不屑外任者,则先事辞之。

  道、咸以前,翰林传补御史,亦薄为小就。其志趣高迈者,虽掌院保送,往往考试届期,谒假弗与。

  ◎庶常支廪饩

  各省儒学廪膳生员,岁支廪饩,翰林院庶常馆月之所支,亦曰廪饩。雍正壬子,张文和公议奏庶吉士廪饩银每人每月四两五钱。盖庶常未经散馆,官未真除,其隶翰林院,亦犹夫肄业生也。

  ◎翰林须留心诏敕

  乾隆初,高宗谕:“古来制诰多出词臣之手,必学问淹雅,识见明通,始称华国之选,有裨于政事。今翰、詹官员甚多,于诗赋外,当留心诏敕。掌院学士以下,编检以上,可各以己意拟写上谕一道,陆续封呈朕览。傥有切于吏治民生者,朕亦即颁发,见诸施行,则词曹非徒章句之虚文,而国家亦收文章之实用矣。庶吉士散馆后,即照此例行。”

  ◎洗马得与讲读一体较俸

  坊局官僚升转,定例,洗马之名次讲读后。长沙刘文恪公权之官洗马,十六年而后迁,时称老马。嘉庆初,戴尚书联奎擢此官,召对,垂问资俸,戴以实告,始奉与讲读诸臣一体较俸之谕。由是洗马无久淹者。

  ◎姜西溟得编修之迟

  慈溪姜西溟,名宸英,年七十,以康熙丁丑一甲第三授编修。词臣珥笔,殆无迟于此者。

  ◎翰林部曹之出入

  庶常改部曹,满员或有重入翰林者,汉员则回首玉堂,居然天上矣。雍正朝,新淦王太守泰甡捷甲辰会试,读书中秘,用才能转户曹。既跻正郎,复归庶常,散馆列一等,授职编修。其由庶常改户部诗云:“岂解度支筹国赋,但能清俭懔官常。”授编修诗云:“三载户曹居下考,一时翰苑忝头班。”

  ◎圣祖休致乞假词臣

  康熙癸巳,凡词臣乞假者,部汇疏上,特旨概予休致。时圣祖闻翰林不共官次干谒滋扰者甚多,故有此严谴也。比世宗嗣位,始悉予起用。

  ◎吴自高以布衣授翰林院待诏

  桐城吴自高若山少婴足疾,键户博通。其乡衮张文和公在官,以章奏繁剧,不能手自缮写,延若山入都,悉以任之。世宗尝垂问姓名。高宗在青宫时,因亦谂悉其才品,洎登大宝,遂蒙温旨,谓:“吴自高为人慎密,可授翰林院待诏。”异数也。若山益感激自奋,仍为文和效笔墨之役,稍暇,即丹黄点窜,手不停批,《善卷堂四六注》,其一也。

  ◎王白田以教授入上书房

  宝应王白田年五十始通籍,上书乞教职。雍正癸卯,由安庆教授荐入京师,特旨直上书房,改编修,同直者大学士福敏,尚书徐元梦、朱轼,侍郎蔡世远,皆公卿大臣也。

  ◎科道行走上书房

  上书房、南书房无以科道行走者,雍正朝,鄞县邵学址中丞尝以给事中直上书房。

  ◎程氏父子入上书房

  程春海侍郎为兰翘学士昌期晚年爱子。乾隆朝,学士尝值上书房,比道光辛巳,侍郎亦以编修奉命在南书房行走。召见,谕之曰:“汝父兰翘先生品学,朕昔年最敬,汝之声名,朕亦皆知。宜更守素行。”侍郎后于壬辰十二月,复被命入上书房,课惠亲王学,盖父子相继入上斋也。

  ◎周系英直上书房之特简

  嘉庆戊辰,湘潭周侍郎系英以侍读学士奉命直南书房,保荐,仁宗谕掌院曰:“朕意中止一周系英,可将其名列入荐牍。”未几,上书房出缺,例由掌院拟正陪,而入侍南斋者不列,侍郎复膺特简,且命之曰:“不但授读作诗文,须教阿哥为人居心以忠厚为要。”因奏:“书房例课八韵诗,臣愚以为宜令阿哥加读《资治通鉴》,以知今古治乱兴衰之故,悉民间之疾苦。”上是之。

  ◎南书房供奉

  圣祖旧御读书处曰南书房,在乾清宫南廊下之西,最为清要之地。凡供奉诸员之饮食,皆给于大官,而纸笔之属出自御府,珍果之属撤自御馔者,亦日数至焉。既御乾清门听政,即召诸翰林至懋勤殿,辰巳前讲经书,午后讲史,或代拟谕旨,或咨询庶政,或访问民隐,或讲求学业,或赏花钓鱼,剖析经义,虽为君臣,无异师友,如张文和、蒋文肃、厉廷仪、魏廷珍等,皆出其间。此南书房供奉之始也。

  南书房之始设也,实在康熙丁巳。供奉诸人,不论官职崇卑,皆称南书房翰林,内廷供奉,惟南书房翰林称之,上书房行走者不得有此称也。

  供奉诸员,亦非专以翰林充之、查初白、李复堂则以举人入,梅文穆、高江村、何&~URU;瞻则以诸生入,方苞以白衣入。其优礼亦非他臣所敢望,赐赉与王公军机大臣同。若上书房,虽亦在内廷,而礼不逮矣。

  ◎方望溪以白衣入南书房

  桐城方望溪侍郎苞以《南山集》事系狱。在狱日,著《礼记析疑》及《丧礼或问》,金坛王编修澍间入狱视之,至则解衣□礴,谘经诹史,旁若无人。同系者或讽曰:“君纵忘此地为园土,身负死刑,奈旁观姗笑何?”爰书上,同系者皆恟惧,方阅《礼经》自若。或厌之,投其于地,曰:“命在须臾矣!”方曰:“朝闻道,夕死可也。”狱词五上,李文贞公光地力救,圣祖遂宥之。

  康熙癸巳,方出狱,隶汉军。圣祖朱谕武英殿总管曰:“戴名世案内,方苞学问,天下莫不闻,可召入南书房。”遂命撰湖南峒苗归化碑文。越日,命作《黄钟为万事根本论》及赋一,每奏御,辄嘉赏曰:“此即翰林中老辈兼旬就之,不能过也。”命以白衣入直南书房,寻移蒙养斋,编校乐律历算书,乃与徐文定公元梦承修乐律。上命与诸皇子游,自诚亲王以下,皆呼之曰先生。时诚亲王为监修官,性严,承事者多被谯呵。方遇事持正,王敬之,延为王子师,则南面坐,移王子坐东向,始就讲。

  ◎南书房翰林编书

  乾清宫之东郎为端凝殿,西廊为懋勤殿,天府图书皆庋于此。乾、嘉两代,命翰林编录为《石渠宝笈》、《天禄琳琅》、《閟殿珠林》、《西清古鉴》等书,入值者,皆南书房翰林也。

  ◎编修供奉内廷

  康熙癸丑春,圣祖御讲筵,从容谓学士曰:“朕欲得文学之臣,朝夕置左右,惟职经史讲诵,给内庐以居之,不令与外事,其慎择醇谨通达者以闻。”时举编修桐城张英,召入对,上心识之。自是再四咨询,对者无异辞,遂有内廷供奉之命。赐邸舍于瀛台之西,及辰而入,终戌而退。

  ◎上谕馆职掌

  列圣家法相承,谕旨颁自枢府,或每谕万言,或日颁数旨。积累繁富,恐有遗漏,乃特立上谕馆,设主事二人,笔帖式若干人,专司恭禄满、汉谕旨。每数月后汇奏一次,交起居注收藏,特简阁臣二人,综理其事。

  ◎批本处

  国初,鉴明季秉笔太监之弊,特简满翰林官一员,满内阁侍读一员,满书六员在内廷行走,专司批发。凡本章,大学士票拟以上,经御览毕,即交该处,用满宗批示,然后交付内阁学士,恭录圣旨发钞。故机宜慎密,无敢迟滞,俗谓之“红本”。其行走人员,皆许挂珠用红雨襜帽,每遇岁时,内廷赏赐,咸预其列,以示荣宠。

  ◎奏事人员

  自明太祖立通政司,凡内外章奏,皆于司挂号始入。故权相多以私人主之,上言者,非壅则泄。雍正朝,世宗命诸臣有紧密事,改用折奏,专设奏事人员,以通喉舌,自是,无不立达御前,通政司惟掌文书而已。

  ◎奏蒙古事侍卫

  旧制,选六班蒙古侍卫中之熟谙蒙古语者,与奏事官同事。凡外藩王公呈奏事件到京,为之呈递,满语谓之卓亲辖。以其语言气习与之相近,易通晓其意指也。

  ◎国史馆职掌

  国初沿明制,惟修列圣实录附载诸臣勋绩、屐历、官阶。康熙朝,圣祖钦定功臣传一百六十余人,名曰《三朝功臣传》,藏于内府。雍正朝,修《八旗通志》,诸王公大臣传始备。然惟载丰沛世家,其它中州士族勋业懋著者,仍缺如也。所取皆本家乘,秉笔词臣,又复视其好恶,任意褒贬。如开国名臣何温顺公和理、费直义公英东等诸传,寥寥数则,而蔡绥远毓荣、苏侍郎拜几至万言,皆剽窃碑版中语。

  高宗知其弊,乾隆庚辰,特命开国史馆于东华门内,简儒臣之通掌故者司之。将旧传悉行删薙,惟遵实录、档册所载,详录其生平功罪,案而不断,以待千古公论。后又重修《王公功绩表传》、《恩封王公表传》、《蒙古回部王公表传》等书,一如其例。嘉庆庚申,仁宗复命补修列圣本纪及天文、地理诸志乘,儒林、烈女等传附之。其续录者,以十年为则,陆续修之。

  ◎提学道改用翰林

  国初提学道多以郎中任之。康熙朝,江浙两省始改用翰林官,以吉水李振裕视学江南,太仓王掞视学浙江。王时为赞善,取士公明,浙人有“穷通翁”之谣,谓所奖拔,皆寒士之宿学而能文者也。

  ◎国初学政不差翰林

  康熙庚辰七月,内阁奉上谕:“各省学道,原不差遣翰林官员。嗣后各省学道,宜将翰林官员一并差遣,尔等与翰林院会议具奏。”时长洲韩文懿公菼方掌院事,议上,略云:“翰林官朝夕讲习文章,树立品谊,犹不足以补报万一。今奉学道一并差遣之旨,此固不次之鸿恩。然诸臣中有志有守者,固不乏人,傥有一之未称,不特一己之面目所关,深恐负我皇上格外擢用之意,臣愚,不敢轻议差遣。”

  ◎陆清献殁后放江南学政

  陆清献公以康熙壬申十月归道山。癸酉冬,会推直隶江南学使,廷臣咸拟翰詹大僚,圣祖皆不允,特旨:“直隶着李光地去,江南着陆陇其去。”相国王文靖公熙奏称陆某已身故,上曰:“何不启奏?”对曰;“七品官在籍身故,无启奏例。”上嗟叹久之,曰:“本朝如此人者,不可多得矣!”

  ◎部曹视学

  同、光两朝,部曹无得学政者。乾、嘉以前之以部郎视学者,不可指数,风气变迁,未解何繇。

  ◎学政不得监临乡试

  嘉庆戊辰恩科,浙江学政刘凤诰代办乡试监临,闱后,人言藉藉,有“监临打监军,小题大作;文宗代文字,矮屋长鎗”之对语。密旨查询,经巡抚阮文达公元以对语达天听,仁宗复遣侍郎托津等三人赴浙按问。刘获重谴,阮亦以徇庇夺官。谕旨中有云:“乡试士子,系由学政录送入闱,刘凤诰本当避嫌,何以辄将监临之事,交伊代办?”然以学政代监临,必在巡抚适有要公之时,终科举时代,末尝改其例也。

  ◎考官不皆甲科出身

  国初掌文衡者,间用举人出身人员,不必皆甲科也。康熙癸卯,兵部主事蔡驺充云南乡试正主考,丙午,户部主事曹首望充广西乡试正主考,皆以拔贡典试。首望之兄鼎望,是科以刑部员外郎典试湖广。

  ◎廷推考官

  查查浦翰林嗣瑮奉命典试粤东,有《午门宣旨恭纪》诗,诗云:“敢谓九重亲试用,尚烦诸老更廷推。”盖是日命下,复令九卿公核贤否,此康熙朝之故制也。

  ◎前科状元充顺天乡试正考官

  国朝承明例,顺天乡试正考官多以前一科一甲一名充之,康熙初年,几若定制,如壬子则以庚戌状元蔡启僔主考,乙卯则以癸丑状元韩菼主考,丁巳则以丙辰状元彭定求主考,辛酉则以己未状元归允肃主考。一时奔走声气者,遂先期辐辏于其门,场屋中多幸进者。

  及归入闱,关节不通,且撰文以自誓,榜发,下第者哗然,冀兴大狱。时魏敏果公象枢为大司寇,以朝端硕望,步行随一仆,携红褐垫,至归所居宅门外,行四拜礼,曰:“我为国家庆得人也。”复赋诗纪事,徧示朝列,外议始息。(朱竹垞检讨典江南试回,敏果亦朝服造门再拜,谓检讨曰:“非拜君也,庆朝使之得人也。”)然此后北闱试事,遂不复令新殿撰持衡矣。

  ◎词臣不愿作考官

  康熙乙酉五月,圣祖驾幸西苑时,开列试差各员,适赴行在候御试,直庐请词臣同奏:“臣等蒙恩点派扈从,不愿作主考官,求免试。”得旨:“汝等所见极是。向来主考难得好声名,汝等既不愿出差,今年各省乡试,俱不必开列,传与掌院知道。”

  ◎直隶人不充顺天乡试考官

  顺天乡试考官,凡籍隶畿辅者,例不开列。乾隆癸卯,翁覃溪阁学方纲以洗马奉命充副考官,尤为异数。(洗马亦例不充顺天主考。)嗣后纪文达公昀亦曾主京兆闱。

  ◎屡主文衡

  乡试主考,会试总裁,皆朱笔亲除。(朱签款式,如请简江南主考,阁臣票拟云;“江南正考官着某去,副考官着某去。”两“去”字上各留空白三字许,备朱笔填写。)乾隆末,有满洲京卿名八十者,每科必膺简命,时高宗耄期倦勤,取其名仅四画,便于宸翰也。

  ◎五典礼部试

  五典礼部试者,孝感熊文端公赐履,长白德文庄公保,韩城王文端公杰,歙县曹文正公振镛,此外又有穆章阿。

  ◎进士举人充乡试同考

  雍正丁未,世宗谕将本省知县入帘之例,概行停止。议将邻省在籍候选之进士、举人,确访文行素优者,县府保送督抚,亲加验看,俟邻省调用,仍每人给路费银三十两。己酉、壬子两科皆然。

  ◎乡会同考无定额

  国初,乡会试房考无定额。顺治己亥会试,庶吉士为同考者九人,皆戊戌进士也。辛丑会试,庶吉士为同考者十六人,内丙戌进士五人,己亥进士十一人。雍正癸卯顺天乡试,庶吉士为同考者八人。

  乾隆甲子顺天乡试,庶吉士为同考者十人,皆后所无也。其同考人数最多者,则康熙乙未会试至三十二人,内翰林二十一人,部曹十一人。戊戌、辛丑二科亦三十二人。丁酉乡试,同考至三十六人,内翰林三十一人,给事中二人,部曹三人。而最所鲜遇者,惟乾隆甲午顺天乡试十八房中,彼此官阶,迥相悬绝。

  如宗丞窦光鼐,太常吴玉纶,光禄吴绶诏,理少周于理,仆少曹学闵,通参赵佑,皆九列也。中允童凤三,编修管干祯,则翰詹也。司业朱棻元,则国子监也。御史戈源,则都察院也。户部许宝善、善聪,礼部施学濂、郑源焘,则部属也。而此外又有助教吴省兰,学正徐立纲、汪如藻,皆举人,大理丞朱衣点,贡生。此四人皆例所不预开列者,是盖采选清望,不限阶资也。


虚阁网(xuges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