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阁网 > 笔记杂录 > 广东新语 | 上页 下页 |
山语(4) |
|
白云山 白云者。南越主山。在广州北十五里。自大庾逶迤而来。既至三城。从之者有三十余峰。皆知名。每当秋霁。有白云蓊郁而起。半壁皆素。故名曰白云。其巅为摩星岭。岭半有寺。亦曰白云。左一溪曰归龙。其上飞流百仞。盘舞喷薄。陈宗伯【陈子壮字集升。号秋涛。南海沙贝人。福王时官礼部尚书。永历授大学士。在广州起兵攻清。被执死节。谥文忠。有云淙集。】潴以为湖。湖东北为楼馆十数所。环植荔支梅竹之属。名云淙别业。下有古寺二。右景泰。左月溪。林径水石皆绝异。黎太仆【黎宏业字孟扩。别号行俟。顺德人。崇祯时官和州知州。赠太仆少卿。】譬之仙女见人。散发垂腰。而姿态自远。绝不染烟火之气。亦一说也。月溪下有九龙泉。流为大小水帘。志所称重重挂玉帘处。其北为鹤舒台。安期昔上升。有白鹤舒翅以迎。故曰鹤舒。又北一里有峰曰宾象。上有动石。游人叱之辄动。前有泉。因虎跑而得。甚甘。其西南五里有太霞洞。泰泉之水出焉。故有李忠简玉虹饮涧亭、小隐轩。及孙典籍白云山房。今皆废。又一里有洞曰玉虹。其南曰聚龙冈。折而西。有宋高宗御书阁。又七里为蒲涧水。安期旧居此。始皇遣人访之。太白诗所云。秦帝如我求。苍苍向烟雾是也。记称。安期将李少君南之罗浮。至此涧。采菖蒲一寸十二节者服之。以七月二十五日仙去。今郡人多以是日采菖蒲。沐浴灵泉。以祈霞举。而宋时郡守。尝醵士大夫往游。谓之鳌头会云。涧旁有寺曰蒲涧。前为丹井。水甘温。微有金石气。其阳有滴水岩。水瀸微不断。无风则滴。有风则不滴。上有一石状悬钟。人至辄铿然有声。其下又有水帘。溅洒如雾。时大时小。下注为流杯池。沿涧而南为文溪。为上、下二塘。至粤秀山麓。则分流为二。左曰菊湖。右曰越溪。又会东溪之水至此山下。为甘溪。冰驰雪骤。喧豗震山。是曰韸韸水。吴刺史陆胤、唐节度使卢均。常疏浚以通舟。胤传云。州治临海。海流秋咸。胤畜水。民得甘食。是也。均又筑堤百余丈。潴水给田。建亭榭其上。列植木棉、刺桐诸木。花敷殷艳。十里相望如火。伪南汉引以流觞。与宫人荒宴。称甘泉苑。是山之胜尤在水。其大水凡二。其源于月溪者为溪一。曰双溪。溪本一而名曰双。以其上为月溪。而下复为此溪也。溪上瀑布交流。陈宗伯尝筑邀瀑亭焉。其源于泰泉者为涧一。曰蒲涧。涧流为溪者二而湖一。 灵洲山 灵洲山。在广州西北七十里郁水之中。西北二江之来。至广州。先以灵洲为砥柱。次以海珠。次以海印。次以禺珠。皆在水中央。所谓鳌峰也。而灵洲尤高大。山根如鼎足。其西曰象岭。曰三台。南曰鹿马。曰钵盂。北为读书冈。上有宝陀院。超然、妙高二台。苏学士遗迹存焉。伦公以训云。岭南英气。钟于会城。而秀发于灵洲。其溢而出者为海珠。奇观相望。郭璞占之曰。南海盛衣冠之气。盖后千古而言益征云。灵洲以北一带。古谓肃连山。其势若断若续。春夏水溢。与灵洲同一浮沉。尝欲远于江岸然者。盖炎方在大海滨。地薄而多浮。山之浮者有浮山。而浮丘为之门户。石之浮者有海珠。而灵洲为之肺腑也。而韶州城北二十里旧有浮岳山。其地蹑一处则百步内皆动。后没于五溪水。然则浮者亦终必沉欤。 |
虚阁网(xuges.com) |
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