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阁网 > 穿越·宫闱 > 末世朱颜 | 上页 下页 |
一五四 |
|
当战斗结束后,将士们才知道原来那个一直跟自己在一起的小不点就是皇帝,皇帝一直跟他们并肩作战着,这个消息迅速传播开去,把同治皇帝的名声推到了最高点。不单中国百姓无比崇敬。就连外国人也要刮目相看! 我已经不是那个恐惧儿子的权力大过自己而百般加以阻挠的慈禧了,对同治能够用自己地力量换取人们的尊敬和爱戴。我是乐见其成,并且比他自己还要觉得兴奋和激动! 另一方面,在这次战争中,中国军队采用了大量新式武器,包括新式战舰的使用,使得英法联军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,战斗一边倒地结束了。英法联军灰溜溜地撤出了中国内海,而在中英法三国的停战协议书上,列强首次对中国做出了让步,不但没能借洋商事件谋取利益,反而不得不对中国的“损失”进行了一定限度地“赔偿”,并且洋商事件也得以圆满解决,英法再不敢提出任何过分的要求。 这场海战的结果令世界震惊,也令中国人欢欣鼓舞。它意味着中国也将从此走上海上强国的道路,并且已经开始了冲刺,将在不久的将来引领世界海军的走向。而伴随而来的,则是列强任意宰割中国的结束。 战争结束以后,“振中号”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军舰,以及皇帝亲自战斗过的军舰而名扬天下。无数中国百姓、富贾商人、王公贵族、蛮夷洋鬼涌到大沽口,就希望能一睹“振中号”地风采,而此时船厂紧赶慢赶制造而成地第二艘汽轮装甲舰也正式下水了。虽然由于战争结束得太快,本来打算用来加强中国海军实力的这艘战舰没能派上用场,但第二艘地建造成功表明我们已经完全有能力量产这种新式战舰,中国海军的实力也由此被推上了另一个高峰。 第三部 中华魂 第六十六章 趁着这股势头,我大张旗鼓登上“振中号”,高调前往南京,名以上是参加洪秀全的葬礼,实际上是为了平息太平军内部的权力斗争,顺便再在沿路作一番“展览”,利用这个机会好好激发一下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,虽然没什么实质上的利益,但对于振作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。 载淳上了“振中号”就不想下来了。他和载澄一起,经历了残酷惊险的战斗,愈发地成熟了。原本对于我将皇帝放到那么危险的地方而颇有微词的慈安,在见识过成长了的载淳以后,也没话说了。而这次,我有心要让皇帝学学如何激励国人士气,以及亲自考察一下民间的情况,所以也没让他下船,而是仍然留在船上,干着原先的工作,与我一起出行。 慈安明着是太后,实际是不管事的,所以奕訢必须留在京城处理国事;新军虽然刚刚大胜,但这毕竟是他们的第一次正式战争,暴露出许多的问题,奕譞必须留在新军处理。而且我们与洋人的武器生意即将开始,如何防止狡猾的洋人耍花招,以及筹集到的资金如何用于我们自身的武器改良,他们兄弟更是忙得无暇分身,因此,这次的南京之行,就只有我一个人独挑大梁。好在有了“振中号”同行,挟着一百多年来首次大胜洋人的威势,再加上还有陈玉成和洪仁玕的接应,他们才放心让我来了。 由于是带着目地上路的。我们一路之上沿岸停泊,速度极慢。好在太平军内部因为权力的争夺尚未告一段落,可怜的洪秀全也始终无法入土为安,我们这才不至于错过了时间、丢掉了借口。 “振中号”从上海入长江航道,一路航行至南京下关,而此时,整个中国不知道我和皇帝到南京来的人已经不多了。在胜利的光环照耀下,皇帝和“振中号”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人眼中的“偶像”。在这种情势下,除非太平军已经准备好跟清政府、跟绝大多数中国人翻脸,否则也不敢拿我们怎么样地。 军舰靠岸,已经有太平军的迎接仪式等着我们。我和载淳盛装走上甲板,只见率队迎接地不是别人,正是陈玉成。 他率领几个将领也走上了甲板,看着我微微笑了笑说:“你赢了。” 我轻轻一笑:“赢了什么?” “中国。”他说完。面容一整,躬身一礼道,“参见太后。” 我微微一笑,道:“英王请起。” 他直起身子,又看着旁边的皇帝,再行了一礼,道:“参见皇上。” “英王不必多礼。”载淳老成地说。 我发现太平军几个将领,包括陈玉成。向小皇帝行礼的时候都没有勉强的神色,便知道跟其他的中国人一样,载淳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他们的尊敬,不由心下一松,欣慰地看向他。 “额娘?”他发觉了我地视线,有些诧异地看过来。 我急忙收回心神。转头正好撞上陈玉成深思的眼眸,笑了一下。 “太后,皇上,请。”他侧身一旁,做了个手势。 我走在前头,载淳紧跟着我,然后是陈玉成,接下来才是双方的将领。走上岸,太平军军士们站得笔直,向我们行着礼。而那礼仪。跟我所指的太平军礼仪并不一致。我于是用征询的眼神看向陈玉成,他微笑着默认。 我转过头来。仔细打量着这批他的亲率部队。鼎盛的军容,手里拿的并不是一般地大刀长矛,而是火枪,不是一般的火枪,而是仅次于新军的最新式的火枪,正是根据我给他的构造图制造而成。 能够将自己的人马拉到这里,看来他地形势不坏,而只要有军队在手,我们说话的底气就足得多了! 早有马车在旁等待多时,我们登上马车,我和皇帝坐在一起,其他人都在外面随行护驾。南京的路不像北京,我深谙“要致富、先修路”的道理,所以将北京的路大修了一遍,拓宽、平整,虽然当时很是麻烦了一些,弄得北京人怨声载道,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修好路的益处,于是各地也都纷纷效仿起来,整个中国的马路水平由此有了一个质的飞跃。然而在南京,这儿是太平军的地盘,朝廷管不到,也没有远见卓识的人能够发起和修筑这样地工程。 一路之上颇有些颠簸,我皱了皱眉头,从车窗望向外面。已经是秋季收获地时候,然而南京城外并没有太繁荣的景象,有些地荒芜着,农人们在田地里干活也显得有些懒散,跟北方地情形完全不同。树木稀稀落落的,房屋的质量也参差不齐,但大多数一眼望去都十分残破。 不能再拖了啊! 北方在近几年经过我们的苦心经营,已经开始呈现出一些勃勃向上的态势,工农商业齐头并进,新技术不断发明,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改善,再加上前不久的胜利,现在的北方可是热闹着呢,跟这里的萧条形成鲜明对照。如果再让洪仁发他们执政下去,太平军控制地区和清政府控制地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,拖得长了,即便最后将这些地方纳入清政府的控制也会拖累其他地区的发展。 “额娘,方才我看见,太平军他们手里的武器跟我们的好象啊!”载淳突然说道。 我讶异地看了他一眼,没想到他竟会看得出这些。 |
虚阁网(Xuges.com) |
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