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阁网 > 朱自清 > 诗名著笺 | 上页 下页
野有死麇


  召南

  野有死麇

  野有死麇,白茅包之。【传】郊外曰野。包,裹也。凶荒则杀礼,犹有以将之。野有死麇,群田之,获而分其肉。白茅,取絜清也。【陈疏《诗毛氏传疏》】(以下简称【陈疏】)“包,裹也。凶荒则杀礼,犹有以将之”十三字,当在“白茅,取絜清也”之下。有女怀春,吉士诱之。【传】怀,思也。春,不暇待秋也。诱,道也。【陈疏】道之,犹谓之也。【集传】兴也。麇,獐也,鹿属,无角。怀春,当春而有怀也。吉士,犹美士也。○南国被文王之化,女子有贞洁自守,不为强暴所污者。故诗人因所见以兴其事而美之。或曰:赋也。言美士以白茅包死麇而诱怀春之女也。

  林有朴樕,野有死鹿,白茅纯束。【传】朴樕,小木也。野有死鹿,广物也。纯束,犹包之也。【陈疏】王引之《尔雅述闻》云:“《释木》:‘朴樕,心。’朴樕与心,皆小貌也,因以为木名耳。”……凡《汉广》、《齐·南山》及《小雅·车攻》等篇,言昏姻之事,每以薪作喻。《唐风·绸缪》篇“绸缪束薪”,传:“绸缪,犹缠绵也。男女待礼而成,若薪刍待人事而后束也。”……此诗之意,亦犹是也。……纯,亦束也;束、裹同义。【群经平议】《駉》篇,毛传:“邑外曰郊,郊外曰野,野外曰林,林外曰坰。”……此章“林”、“野”对文,野为郊外之野,林亦当为野外之林。……“林有朴樕,野有死鹿,白茅纯束”,谓以白茅束此朴樕及死鹿也。……正与“绸缪束薪”同义。上章止言“野有死麇”,故曰“白茅包之。”此章兼言“林有朴樕”,故曰“白茅纯束”,以死麇可包,朴樕不可包也。有女如玉。【传】德如玉也。【集传】兴也。……如玉者,美其色也。上三句兴下一句也,或曰:赋也。言以朴樕藉死鹿,束以白茅,而诱此如玉之女也。

  舒而脱脱兮,【传】舒,徐也。脱脱,舒迟也。【陈疏】舒而,犹舒如也。……《释文》:定本作“舒貌。”无感我帨兮。无使尨也吠。【传】感,动也。帨,佩巾也。尨,狗也。非礼相陵则狗吠。【陈疏】感,古“撼”字。……《说文》:“尨,犬之多毛者……”……狗有守御之义,尨吠,亦女子自喻也。……如谓尨喻非礼之人,则上下文义,有不可通。【集传】赋也。○此章乃述女子拒之之辞。言姑徐徐而来,毋动我之帨,毋惊我之犬;以甚言其不能相及也。其凛然不可犯之意,盖可见矣。

  【序】《野有死麇》,恶无礼也。天下大乱,强暴相陵,遂成淫风。被文王之化,虽当乱世,犹恶无礼也。

  【鲁诗说】《尔雅·释木》“朴樕,心。”某(樊)氏曰:“朴樕,斛樕也,有心能湿,江河间以作柱。孙炎曰:‘朴,一名心。’”(《毛诗正义》)。

  【韩诗说】刘昫《旧唐书·礼仪志》:“平王东迁,周室浸微,诸侯侮法,男女失冠昏之节,《野麇》之刺兴焉。”

  【《三家诗义疏》】诗人览物起兴,言维野外之死麇,欲取而归,亦必用白茅裹之,稍示郑重之意。况婚姻大事,岂可苟且?乃“有女怀春”,而为吉士者不待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遂欲以非礼诱导此女,是爱人不如爱物矣。

  《三家》“纯”作“屯”,“纯”、“屯”古字通用。……纯束者,总聚而束之。寻诗义,谓并朴樕、死鹿而总束之也。……言“林有朴樕”……“野有死鹿”,……我取以归,亦须以白茅总聚而束之,防其坠失。今有女如无瑕之玉,顾不思自爱乎?

  《三家》“脱”作“娧”,陈奂云:“《集韵·十四泰》:‘娧娧,舒迟貌。一曰:喜也。’《玉篇》:‘娧,好貌。’‘娧悦’为本字,‘脱脱’为假借字。”

  【《诗经通论》】赋也。○此篇若以为刺淫之诗,欧阳氏说若直以为淫诗,季明德说……及以为野人求昏而不能具礼,女氏拒之,伪《传》……皆说不去,难以通解。愚意此篇是山野之民相与及时为昏姻之诗。昏礼,贽用雁,不以死;皮帛必以制。皮帛、俪皮,束帛也。今死麇、死鹿乃其山中射猎所有,故曰“野有”,以当俪皮;白茅,洁白之物,以当束帛。所谓“吉士”者,其“赳赳武夫”者流耶!“林有朴樕”,亦中林景象也。总而论之,女怀,士诱,言及时也;吉士,玉女,言相当也。定情之夕,女属其舒徐,而无使“帨感”“犬吠”,亦情欲之感所不讳之欤?此篇章法句法,皆觉兀突,意含不露,难解。

  【《诗沈》】此戒士之无礼以求女也。野有死麇,物之自毙者堪憎;人胡不知所择,猥以纯洁之白茅包而取之。有女怀春,女之感时者非正;士胡不知自爱,乃无端身往诱之,此非必真有其事也。设言如有怀春之女,吉士断不可往诱之耳。林有朴樕,蒙茸幽翳,不可轻身以入也;野有死鹿,白茅纯束,不可冒昧以取也。女处深闺,怀春之思,谁实知之,而吉士可以非礼诱之乎?为吉士者戒之哉!舒其行而脱脱兮,无动其所佩之帨兮《内则》男子佩纷帨,无使彼守闾之尨也吠,斯其为好修之吉士也。

  【《诗本谊》】《野有死麇》,衰世之风也。

  【《诗经原始》】章氏潢云:“《野有死麇》,亦比体也。诗人不过托言怀春之女,以讽士之炫才求用,而又欲人之勿迫于己者。”差为得之。然谓“怀春之女,其色且如玉也,吉士宁不诱之?”又误解“怀春”、“如玉”二语而为一也。夫曰“怀春”,则其情近乎淫矣;曰“如玉”,则其德本无瑕矣。语意各别,断断不可相混。……愚意此必高人逸士,抱璞怀贞,不肯出而用事,故托言以谢当世求才之贤也。意若曰:惟野有死麇,故白茅得以包之;惟有女怀春,故吉士得而诱之。今也,“林有朴樕,野有死鹿”矣,然白茅则纯束也,而谁其包之!“有女如玉”,质本无瑕也,而谁能玷之!尔吉士纵欲诱我,我其能禁尔以无诱哉!亦惟望尔入山招隐时,姑徐徐以云来,勿劳我衣冠,勿引我吠尨,不至使山中猿鹤共相惊讶也云尔。吾亦将去此而他适矣。

  【顾颉刚《吴歌甲集》附录三《野有死麇》】我们现在在本集第六十八首中见到以下的(同样)歌词:

  结识私情结识隔条浜,
  绕浜走过二三更。
  “走到唔笃场上狗要叫,
  走到唔笃窝里鸡要啼,
  走到唔笃房里三岁孩童觉转来。”
  “倷来末哉!
  我麻骨门闩笤帚撑,
  轻轻到我房里来!
  三岁孩童娘作主,
  两只奶奶塞子嘴,
  轻轻到我里床来!”

  【《吴歌甲集》附录七《野有死麇》之二】得适之师来信……“《野有死麇》一诗最有社会学上的意味。初民社会中,男子求婚于女子,往往猎取野兽,献与女子。女子若收其所献,即是允许的表示。此俗至今犹存于亚州、美州的一部分民族之中。此诗第一、第二章,说那用白茅包着的死鹿,正是吉士诱佳人的贽礼也。”

  适之师又对我说:“此诗之义,经学家虽讲为峻拒,文学家却是讲为互恶的。记得王次回诗中即有此类句子。”我依了这个指导,去寻《疑雨集》,在第四卷无题诗中,得到以下一首:

  重来絮语向西窗,奉坠罗衣泪一双。
  臂钏夜寒归雪砌,鬓鬟风乱过春江。
  金堂地逼防言鸟,茅舍云深绝吠尨。
  郎肯爱闲须一到,阿家新醊正开缸。

  【《吴歌甲集》附录十一:《野有死麇》之三】承俞平伯先生在《语丝》第三十一期中给我一封信,又承钱玄同先生在《语丝》第三十三期中给我一封信。

  (俞信)我以为卒章三句,乃是三层意思,绝非一意复说。“无使尨也吠”,意在没有声音,便作幽构。若“无感我帨兮”,本意既不在有声音与否上面,你们所论“设想想‘感帨’发出声音”,因而论及“帨”字之义,绝未中的,反觉疑惑丛生了。……必须明白“舒而脱脱兮”是一层意思,“无感我帨兮”是一层意思(俞先生以为是“若迎若拒之姿态”),“无使尨也吠”又是一层意思,一层进逼一层,然后方有情致。否则一味拒绝,或一口答应,岂不大杀风景呢?“将军欲以巧胜人,盘马弯弓故不发。”急转直下式的偷情,与温柔敦厚之《诗·国风》,得无大相径庭乎?

  (钱信)想起十九年前,有一位朋友用苏州口语“意译”这三句为“倷慢慢能㖸!倷覅拉我格绢头㖸!倷听听,狗拉浪叫哉!”我觉得他译得颇有意思。

  钱先生所举某君译文,妙饶风趣,惟第三句犹用郑、朱旧解,以拒绝为其本义,似非。诗中原是恐尨之吠而加对方以警告,不是闻尨之吠,而遂借为喝止之辞。若照某君所译,重译以文言,便要变成“子其听之,尨既吠矣”,而不是“无使尨也吠”了。

  【郭沫若译文】

  有位勇士打了一只鹿子回来,
  用白色的茅草把它包好,
  搭在左边的肩上。
  他右手拿着弓和箭,
  背后有只猎犬跟着。

  ※

  他走到一处平野上来的时候,
  看见一位少女坐在一株白杨树下。
  少女是很清秀地,就像一块玉石一样。
  勇士便放下弓箭,把鹿子捧在手里,
  走去跪在她的面前说要把鹿子献给她。

  ※

  少女说:你规矩些,你和雅些。
  不要拉我的手巾呀!
  我怕你那尨犬儿,
  不要使它咬了我呀!
  勇士总说要把鹿子献给她。


虚阁网(Xuges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